Замечания:1 创始人: Site Editor Publish Time: 2025-11-22 Origin: Веб - сайт
2020 年 12 月 1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GB38508-2020)标准正式施行。这一标准的出台,为工业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清洗剂的使用设立了明确的环保门槛,尤其对印刷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标准具体内容,深入解读其对印刷行业的多方面作用,详细梳理清洗剂及相关标准的核心规定,并为印刷企业在清洗剂选择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
一、清洗剂的定义与标准适用范围
《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对清洗剂作出了清晰界定:清洗剂是指在工业生产和服务活动中,运用化学溶解、络合、乳化、润湿、渗透、分散、增溶、剥离等原理,去除装置、设备、设施、产品表面污垢(包括油脂、涂料、油墨、胶质、积碳、粉尘等)的液体化学品或制剂。这意味着,只要是以去除上述污垢为目的,且具备相应化学功能的液体化学品或制剂,无论其名称是否包含 “清洗剂”,都属于该标准的管控范畴。
从适用范围来看,该标准涵盖了工业生产和服务活动中生产、使用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清洗剂,但明确排除了航空航天、核工业、军工、半导体(含集成电路)制造用清洗剂。也就是说,除这几个特殊领域外,所有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使用的清洗剂产品,都必须严格遵守该标准的要求,印刷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二、印刷工业中属于标准管控的清洗剂产品
将标准定义与印刷工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可以明确印刷工业中属于清洗剂范畴且受标准管控的产品主要有两种:洗车水和还原剂。
(一)洗车水:印刷机的 “清洁卫士”
洗车水是清洗印刷油墨的专用清洁剂,在行业内被专业地称为 “洗车水”。它的使用方式灵活,既可以直接使用原液,也能按照一定比例兑水稀释后使用。在印刷生产过程中,胶辊、橡皮布、丝网、印刷版等关键部件会不可避免地沾染油墨,若不及时清洗,会严重影响印刷机的正常运行和印刷品的质量。
洗车水的核心作用是清除油墨中的干性植物油或合成树脂等成膜材料。这些成膜材料一旦被清除,附着在其上的色料等成分便容易被清洗掉。回顾其发展历程,1990 年底前,纯汽油、煤油类清洗剂凭借价格低廉且能有效溶解成膜材料的特点,长期占据油墨清洗剂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其环保性能差,且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易燃等安全隐患,2000 年后,含汽油、煤油的新型印刷油墨清洗剂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产品低闪点、污染环境、毒害操作人员等弊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2010 年后,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油墨清洗剂迎来了新的变革。由溶剂、表面活性剂、酸碱性物质、助剂和水组成的新型复配型油墨清洗剂被成功研发并广泛应用。通过科学的复配方法,这类清洗剂的 VOCs 含量降低到 70%-90%,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二)还原剂:橡皮布的 “修复专家”
还原剂,又称橡皮布清洗还原剂,主要用于清洗洗车水无法彻底清洁的部位,同时能使橡皮布在印刷过程中因局部受压而出现的凹面恢复平整,恢复其弹性,从而提高橡皮布的使用率。其主要成分包括占比 94% 的无异味链烷烃溶剂油,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

三、清洗剂的分类及检测方法
根据《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清洗剂可分为水基清洗剂、有机溶剂清洗剂和半水基清洗剂三类,每类清洗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判别方法,同时标准也对它们的 VOCs 限值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水基清洗剂:环保性能突出的清洁选择
水基清洗剂以水为基础溶剂,水的质量百分比通常在 60% 以上,有机溶剂含量极低,一般在 10% 以下。大多数情况下,水基清洗剂不含有机溶剂,但也存在特殊情况:一是某些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少量有机溶剂,从而被带入清洗剂中;二是为提高对特定成分的清洗能力,可能通过表面活性剂引入一些有机溶剂,导致水基清洗剂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
水基清洗剂的显著特点是易溶于水,取少量清洗剂加入等量水中,能够完全溶解并形成透明均一的液体,且气味很小或无味。除甲醛含量外,水基清洗剂基本不受本标准的其他限制,其 VOCs 限值为≤50g/L。
(二)半水基清洗剂:性能均衡的中间选择
半水基清洗剂同时含有水和有机溶剂,两者的质量百分比会根据需清洗污垢的成分进行调整:部分产品中水的占比较高,甚至可达 90%;而有些产品中有机溶剂的占比相对较高,可能高达 50%-60%,水的占比则较低,仅为 20%-30%。
鉴别半水基清洗剂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闻气味,具有明显的溶剂气味;第二,观察溶液状态,呈现半透明或乳浊液;第三,取半杯清洗剂于一次性水杯中,滴加清水后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具备上述任何一个特征的,都可能是半水基清洗剂,该方法能鉴别出 90% 以上的半水基清洗剂,若需进一步准确判断,则必须进行专业的分析检测。半水基清洗剂的 VOCs 限值为≤300g/L。
(三)有机溶剂清洗剂:强效清洁背后的环保考量
有机溶剂清洗剂一般以一种或两种以上有机溶剂为基础溶剂配制而成,水分含量较低,通常以杂质形式存在。由于部分有机溶剂与水具有良好的互溶性(如乙醇),原材料出厂时水的质量百分比有时会较高,可能达到 4%-6%。
有机溶剂清洗剂的特点是有溶剂气味、易挥发、大部分可燃烧,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第一,闻气味,有特殊的溶剂气味;第二,取少量清洗剂滴在餐巾纸上,三五分钟内全部挥发;第三,取少量清洗剂滴在打印纸上,用打火机点燃,很容易燃烧起来;第四,用比重计测量其比重,比重大于 1.05 或小于 0.95,若没有比重计,可采用称重法,取 20 毫升清洗剂称重,大于 21 克或小于 19 克。具备上述四个特征中任何一项的,都可能是有机溶剂清洗剂,该方法能鉴别出 90%
以上的有机溶剂型清洗剂,如需精准判断,需进行专业检测。有机溶剂清洗剂的 VOCs 限值为≤50g/L。
(四)检测要求与企业责任
《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017 修订)》规定: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将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处,记入信用记录并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清洗剂生产企业必须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选择具备 CMA 资质的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无论检测工作由企业所属实验室自行完成还是委托第三方机构,企业都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承担主体责任。在实际监管中,用户或质量监督部门通常采信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此外,标准对烷烃类、甲醛、苯系物类等物质也有明确要求,检测机构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四、印刷企业选择清洗剂的原则与方向
我国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管控遵循 “源头预防、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原则”。印刷企业在选择清洗剂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优先选择低 VOCs 含量的产品,这不仅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推动整个印刷行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迈进的必然选择。
(一)政策导向下的绿色发展要求
2019 年 9 月 20 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印刷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制度体系,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生产体系和能源结构,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印刷业风险防控要求,为相关出版物出版、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印刷产品和服务,推动印刷业实现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了推动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标准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任务,包括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制定采信、推广绿色环保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其中明确指出,出版物印刷企业采用低 VOCs 含量的油墨、胶黏剂、清洗剂等,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且排放速率满足规定要求的,可不要求建设末端治理设施。同时,要推进包装装潢印刷,尤其是塑料软包装和印铁印刷企业的 VOCs 综合治理。
2019 年 7 月 1 日实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将 VOCs 物料定义为 VOCs 质量占比大于等于 10% 的物料,并强调在工艺过程中,VOCs 质量占比大于等于 10% 的含 VOCs 产品,其使用过程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间内操作,废气应排至 VOC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该标准首次明确了需要治理的对象,为印刷企业的 VOCs 管控提供了具体依据。
(二)印刷企业的实际选择路径
根据现阶段出版印刷企业所有原辅材料的 VOCs 质量占比及各厂家生产实际情况,相关数据显示:油墨 VOCs 含量在 0.73%-2%,润版液 VOCs 含量在 0.8%-3%,清洗剂(洗车水)VOCs 含量在 70%-90%。其中,油墨用量最大,洗车水用量最小。
若能将清洗剂(洗车水)的 VOCs 含量降至 10% 以下,印刷环节便无需进行末端治理。尽管这一优化过程可能较为漫长,但为实现全行业的源头控制,企业应尽量使用低 VOCs 含量的半水基清洗剂作为日常洗车水。只有全行业共同努力,出版物印刷才能真正实现源头控制、全部达标且无需末端治理的理想状态。
五、总结
《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GB38508-2020)标准的实施,为印刷行业的清洗剂使用树立了明确的环保标杆。印刷企业需充分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清洗剂的定义、分类及检测要求,在生产实践中积极选用低 VOCs 含量的清洗剂,尤其是符合标准的半水基清洗剂。
虽然在向绿色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印刷企业可能面临技术升级、成本调整等诸多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印刷行业有望逐步实现源头控制 VOCs 排放、全面达标且无需末端治理的目标,为推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сети 32058300438